设为首页

【发展·答卷】湖北开放大学:建设荆楚学习广场 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

发布:2025-02-25浏览量: 供稿:数字化发展中心、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打印本页

针对当前在线学习平台缺乏有效整合、应用推广效果差和学习资源分类不够科学、利用率低等问题,湖北开放大学依托体系办学优势,采用“四核双驱三支撑”(即四中心、两商城、两推荐、三服务)架构建设荆楚学习广场,“引建结合、共建共享”建设“丰富、有用、易学”的数字化学习资源,打造AI赋能终身学习场景,提升学习支持服务水平,为湖北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“湖北开大”力量。

四核双驱三支撑:荆楚学习广场架构

采用“四核双驱三支撑”架构(即选课、活动、资源和成果中心,学习和积分商城,岗位就业推荐、人力资源推荐,课程学习、证书考核和个人信用服务),开发集学分银行、社区教育、职业教育培训、继续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荆楚学习广场。开设课程1212门,提供学习资源16772个,发布活动412个,已实现4000万+人次的学习支持服务。学分银行采用“一主体、双平台、多网点”(学分银行管理中心、学分银行管理服务平台、职业教育培训信息管理服务平台、学分银行各网点)运行模式,在全省各市(州)、县(区)设立86个学分银行分网点,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成果管理服务。率先在职业院校试点,以“定、教、学、录、评”五环节递进人才培养机制,建立学生学习档案。以社区教育网为依托建成涵盖省、市、县三级老年教育的在线学习平台,省、市、县三级共用,开设省级总站1个、市州分站17个、区县分站99个,覆盖率100%。

引建结合、资源共享:数字化学习资源

采用“引建结合”的方式,建设“丰富、有用、易学”的数字化学习资源。全国首家实现与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互联互通,通过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、调用课程接口,共享578门课程、12004颗粒度的资源和学习行为数据;与省住建厅、武汉数字化老年大学、良师在线等部门和机构合作,引入百名院士专家科普、住建行业安全、农业经营管理、老年教育、家庭教育类课程248门。坚持“应用驱动、建以致用”原则,采取“项目管理、学院主体、学校支持”方式,构建“国、省、校”三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体系,主持建设人物形象设计、数控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。建有校内258门SPOC课,3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、8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、49门校级在线精品课程,且课程运行情况良好,选课用户活跃,有16门课接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。

AI融智、数智增效:终身学习场景创新

AI生成式技术与数智增强正引领着终身学习场景的创新,在学历继续教育中引入知识图谱、智能学伴和AI语伴,为开放教育提供AI智慧教学课程示范服务,为学员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、学习路径规划和智能交互学习、评价服务,打造“永不下课的课堂”,年辐射学生30000人次;在农技培训中利用AI和农业大模型技术构建培训实践平台,与华中农业大学、湖北省农科院联合开发水稻和油菜两种农作物数字化资源,从业人员采用XR裸眼3D设备学习三维农技操作,完成虚拟实践;上传图像即可获得病虫害防治、关键技术点突破的个性化指导,年辐射农技人员和农民10000人次;在社区(老年)教育中,引入AI医疗机器人,为老年学员提供精准的健康教育普及指导,线下服务5000余人次/年。利用AI主动健康数字人,与湖北省中医院合作开发《老年人健康保健》等常见病中医学课程资源500分钟,线上服务100万余人次/年。

学校积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,在全国率先建成学分银行实体运维中心,开户数超过100万人次,完成95个认证中心接入,建立125条认证标准和1872个“1+X”课证融通转化规则,获“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”突出贡献表彰;建成湖北省职业教育“1+X”提质赋能行动管理平台,服务全省758个教育机构,参训总人数超10万人。社区教育网成为我省社区教育的“空中课堂”,访问量突破4000万人次;建成湖北省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服务管理与教学平台,为全省120余所高校、近50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提供支持服务,先后获评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“样板校”、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成果优秀案例、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学分银行示范基地、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。

责任编辑:徐敏

上一篇:湖北开放大学老年教育春季学期顺利开学

下一篇:【发展·答卷】湖北开放大学:坚持铸魂育人 打造组织育人的坚强堡垒